CCTV-1《东方之子》万峰——生命在手中跳动 2002年9月
https://v.qq.com/x/page/l321430y60x.html
有一首歌啊叫放你的真心在我的手心,这当然是一种比喻,可是如果真的把一颗跳动的心放在自己的手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今天的东方之子心脏外科医生万丰就经常要握住别人跳动的心脏,他所做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就是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的,他只用局部麻醉让病人保持清醒,用极小的切口使患者的创伤减小到最低的程度。在手术过程中,心脏就一直在跳动着,他就是这样在跳动的心脏上动着手术刀、飞针走线,做这样的手术,他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啊嗯这是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呃远东经济评论这一期的封面人物是一位中国医生,报道的标题是这样写的,这个人可以救你的命。嗯嗯万峰心外科主任医师,他是中国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的第一人。六年来,他先后在病人局部麻醉的状态下和小切口的状态下,完成了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两千多例,占全国同类手术的三分之一。您是九六年哈第一次在这个跳动的心脏上做搭桥手术,当时是冒很大的风险吗?应该有一点所谓风险的话,主要是就是说我们说过去的话,就是说呃做心脏和特别是我们冠心病的搭桥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下做体外循环什么意思?就是说心脏要完整完全。停止跳动要用人工的心脏,人工的肺我们叫人工心肺机,也叫体外循环机,把病人的血放到机器里面再打回去,这样心脏在完全安静、完全没有血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做这个手术。但是我们说这心脏它正常在跳动,我们要用这个很细的针,要把这两个口子对起来,缝起来要缝十几针,缝着一圈把接下来这也是就说一个技术的话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原来那种体外循环的手术方法比起来难度大了很多嘛,呃难度都大了很多。嗯就是我们说在跳动,学生做的没有特没有好的经验,没有好的技术设备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的。那么对病人的好处是在哪儿呢?多病的好处,就我们说体外循环手术的呃并发症风险,手术的风险百分之七十的都由于体外循环有关系。所以说我们说一个体外循环的情况下,对病人全身的。这个器官的影响,对肺、对脑子,特别是老年病人,血液到机器里面去,被机器给破坏掉了,这都是全身影响。这个影响占了之后整个手术风险的话三分之二以上。如果我们说不用体外循环,这也能够做这个手术,那我们就说这个手术能够避免心脏外科的百分之七十的风险。像这样有着明显优势的这个手术方法啊,当时为什么还会有争议呢?嗯主要就是说呃这样一个在心脏的一个跳动的情况下做这个手术的话,很多人认为就就说是不可能做的,很难做的,就说你不可能做一个非常好的吻合口。但是我们就说做看到任何新技术的情况下的话,我们可以说在做一些很多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一个就是病人的安全是第一的,就是对病人安全是这个放第一位的情况下,我们才做这样的新技术。如果就是对这个病人通过这个手术啊对病人可能会造成一些不确定的。这样的话就是我们不做这样的手术,那你当时做这个手术的时候有没有假设过如果失败会怎么样?嗯我觉得这个是因为第一个就是这个手术的话可能会失败,但失败的话就改成正常的方法做正中切口,或者改成正常体外循环做有一个补救措施在那准备着,从前面的正常体外循环就最大的打击就回到正常,对病人并没有额外的伤害。那这个手术做成功对你的意义是在哪呢?呃就说做的利用新的技术,而且你相信这个技术给病人带来的好处是更加安全,是更加小的创伤。这个就说我觉得这个就说外国,就是对外肯定它是应该说是一个天线,如果没有这个就是创新的精神,或者没有这个热情做这个东西的话,成不了好的外科医生。所以说我经常我们经常说外科医生你别手痒,想动手想动刀子,否则的话。你就成不了好外科医生,你好,万峰对外科手术的态度可以用迷恋两个字来形容,他每周都要做十几台手术,最多的时候曾经在一天内完成五台连台手术。他说医生不仅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事业。这种状态让他一直被医院的同事戏称为万铁人。你说你是一个爱做手术的人,是有瘾的哈,这个瘾是从哪儿来的呢?做完一个手术,特别是高难度手术很重的病人,别人不愿意做的手术,我做了我的新的技术,别人没给我做的,我觉得这个成就感真的这个这个成就感的话,就像你比任何家长都好,就是我经常也跟别人家说,我说我们高兴的程度跟你家属是一样的。我们担心的程度跟你加速。如果病人说这个病人如果能够成功,能够。活下来让我们就经常的说一晚上不睡觉,几天不回家,要把这个病看住,要被人救活,能够成功,我们都我们都愿意做跟病人家属一样的担心啊一样的关注这个病情的进展。呃是更基于一种呃人道的这种感觉呢,还是说更关心自己的这个医术哈,行医上是不是成功,应该讲就说没从来没去考虑过、想过这件事,就是因为上头首台上的话就说这个病人的话,我说一个他是一条生命,从来没有没有任何理由,你要粗心,你要放个合作或者轻易放弃。我经常跟我们科的同事说,我看了一个电影呢,叫做什么这个好,天使之什么是之城啊什么就是演的是美国这个外外科心脏外科是女的医生,它就你这个心脏停止跳动以后的话,它在捏这个心脏销售谈你也很长时间。鼠标。你家狗真乖,这天是被这个医生感动了,把这个病人就活过来了。这是我经常说的事情,就是说别轻易放弃。所以说我自己亲身经历过太多的,就是说心脏在我手上被捏过来的太多了,我说短的时间抢救变我要捏半小时,长的时候我捏过最长的三个小时,我也知道原来在过去我工作单位,我们单位有人捏过二十四小时的,而且是医生或者患者呢,他做心脏按摩,最后把病人救活的这种感觉的话就说就是病人的就说这生命呢就在你手上。作为一名医生,万峰说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有病人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失去生命。九九年开始,万峰和十几个省市的医院开展了技术合作,北到哈尔滨,南到广州。他利用周末去各地为患者进行治疗,并且不额外收费。同时。万峰还对当地的医生进行手术培训。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的话,我觉得就说嗯靠任何一个人的这个能力是是有限的,就是说因为我一年做五百个手术,可以说真的到头了。呃这这样的手术量的话,可能在国内和在国外可能都在在西方国家也好,都是往最前面排的,就是反正很大部分坐的大部分的医生做不到这一点。就是说尽管每年已经做到五百例手术,但你觉得这个数字还差太远了。呃差太远,因为就说中国的关系,就心脏病的话就说呃太多了,特别是我们说冠心病,冠心病它是个富贵病,而且说生活条件越好的这个病人得这样的病人越多。很多病人他不可能到北京来,他病重他不可能到北京来来来看病,也有很多的病人的话,他没有经济能力到北京来看病。那我们只有把这个技术带下去做。否则这病只有等死啊。您说的这种走出去哈,和一般社会上讲的医生走穴不同的地方在哪呢?呃我觉得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我们把当地的技术队伍培养出来了,给当地的技术力量建立起来,真正能够给当地的病人提供服务了,就是这是我想做,我想就是说我希望做的是这一个项目,一个好的,就说一个工程能把这个真正能建立一个,留下一个东西。而不是想就说临时的。一九九九年底,万峰与自己的老师、享有心脏瓣膜之父美誉的斯达教授,在中国成立了斯达国际心脏技术交流中心。他相信有一天,中国的患者可以在自己的家乡享受到世界一流的心血管医疗服务。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万峰医生给我们记者的名片上啊背后印着一行字,放你的真心,在我的手心,后面呢还加上了一句还你一颗健康的心。万峰在手术中目睹着生命的律动,和生命进行着零距离的接触,对生命的理解和救助成为他人生中的全部内容。当每一颗心恢复了有力的跳动,那就是他生命中最美妙的声音。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东方时空,再见。